宿州市农业科学院欢迎您!
宿糯2号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5-22 10:28:48   您是第0位浏览者 字体大小:【     】 打印

宿糯2号系安徽省宿州市农业科学院继宿糯1号后选育而成的又一高产、综抗、营养好、风味佳的糯玉米新品种。亲本来源为母本SN23和父本SN22。该品种于2008年采用回交选育、碘酊鉴定糯粒和品质筛选等方法选育而成。

一、历年试验结果:

2005年,宿糯2号参加本所糯玉米比较试验,鲜穗产量居10个参试品种第2位,较对照苏玉糯2号增产8.6%,品尝品质评价88.5分居10个参试品种第1位;

2006年安徽省鲜食玉米区试汇总结果:宿糯2号平均亩产鲜穗655.9kg。品质评价总分为85.8分达到2级标准,田间病害记载,病害轻。

2007年安徽省鲜食玉米区试汇总结果:宿糯2号平均亩产鲜穗620.8 kg,比对照增产6.3%,产量居第7位,6个试点全部增产,稳产性较好。专家品质评价总分为88.4达到2级标准,各试点平均品质评价86.2分。田间病害记载,病害轻。

二、主要特征特性及优缺点:

宿糯2号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偏紧凑叶片长宽中等,总叶片数18-20片。雄穗分枝11个,花药黄色,花粉量一般,花丝浅红色。夏播株高200厘米左右,穗位高70厘米左右。穗长18厘米左右,穗粗4.2厘米左右,轴白色;穗行12—14行,行粒数25—35粒;粒色白色、糯质,鲜籽粒百粒重30克左右。

2006年和2007年安徽省鲜食玉米区试宿糯2号品质评价平均87.9分,口感佳。经农业部指定品质检测单位郑州国家玉米改良中心品质检测结果:该品种粗淀粉(干基)含量为65.68%,支链淀粉/粗淀粉为98.97%(附件)。

宿糯2号出苗至鲜果采收73天,与苏玉糯1号早1天,夏播生育期95天,属中早熟品种。综合抗性好,安徽省区试田间表现:该品种抗倒,抗大斑病、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穗腐病,保绿度好,秸杆宜作青饲料。

三、适应地区与栽培技术要点:

根据安徽省鲜食玉米区试及本所多点试验结果:该品种适合在安徽及黄淮海区种植。每亩种植密度3500-4000株,鲜果穗亩产800-900公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