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农业科学院欢迎您!
安农8号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5-06 10:16:55   您是第0位浏览者 字体大小:【     】 打印

 

安农8号系安徽省宿州市农业科学院和安徽农业大学联合选育而成的高产、优质、综抗的普通玉米新品种。该品种于2004年选育而成,经几年的中间试验,表现突出,2009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一、抗性表现:

2006-2007年由河北省农科院植保所进行抗病性鉴定,安农8号高抗矮花叶病、瘤黑粉病,抗南方锈病、弯孢霉叶斑病、茎腐病,中抗玉米螟,感小斑病。

二、历年试验结果:

2004年,安农8号参加本所玉米品种比较试验,平均产量居16个参试品种第2位,较对照农大108增产16.79%,综合表现优良。

2005年,安农8号参加安徽省筛选试验,结果比临近对照平均增产6.59%,居72个参试种第9位。

2006年安徽省玉米区试(A组)汇总结果:安农8号平均亩产482.0kg,比对照农大108增产4.94%居16个参试种第5位,增产达极显著水平,8个试点7点增产, 1点减产。

2007年安徽省玉米区试(B组)汇总结果:平均亩产491.1kg,比对照增产5.09%,增产达极显著水平,8个试点6点增产,2点减产,稳产性较好。田间病害记载表现抗性良好。

2008年安徽省玉米生产试验中8个试点7个点增产,只有界首点减产3.44%,平均亩产479.9 kg,平均较对照增产2.44%居试验第3位。

该品种两年区试16个试点13个点增产,平均较对照增产5.02%,均达极显著水平,株高适中,较抗倒伏,基本不秃尖,田间和接种鉴定均表现较抗病。

三、主要特征特性及优缺点:

安农8号幼苗叶鞘紫色,株型偏紧凑叶片长宽中等,总叶片数18-20片。雄穗分枝一般,花药黄色,花粉量较大,花丝浅红色。夏播株高250厘米左右,穗位高102厘米左右。穗长18厘米左右,穗粗4.7厘米左右,轴红色;穗行12—14行,行粒数30—35粒;粒色纯黄色,千粒重360克左右。

安农8号夏播生育期93天,属中早熟品种。综合抗性好,安徽省区试田间表现:该品种抗倒,抗大斑病、小斑病、弯孢菌叶斑病、穗腐病,保绿度好。

四、适应地区与栽培技术要点:

根据安徽省区试及本所多点试验结果:该品种适合在安徽及黄淮海区种植,一般亩产450-550公斤,具体栽培措施有:(1)适时早播,抢墒播种:夏播在6月上中旬为宜,麦收后及时足墒播种;(2)精细播种,确保播种质量:认真选种,药剂拌种,精细整地,足墒浅播,保证一播全苗。(3)合理密植:3~4叶期间苗, 5~6叶期定苗,每亩留苗3500-4000株左右。(4)化学除草:玉米播种后出苗前用40%阿特拉津和50%乙草胺混合喷雾,可有效防止杂草生长。(5)科学施肥:重施基肥,亩施氮磷钾复合肥(15-15-15)40公斤左右。早追苗肥,5-6叶期亩施尿素15公斤;补施穗肥,10-12叶期亩施尿素15公斤左右。(6)及时排涝和灌溉;(7)及时防治虫害:喇叭口期每亩用3%呋喃丹颗粒剂1.5千克撒入心叶内防治玉米螟。(8)适当晚收:这是玉米增加粒重而增产的有效措施,在不影响正常种麦前提下,应尽量晚收,要求在籽粒乳线消失时收获(授粉后55天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