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农业科学院欢迎您!
警惕开完会没了“下文"

作者:nky   发布时间:2018-12-28 11:27:57   您是第0位浏览者 字体大小:【     】 打印

整治文山会海,精简会议文件,切实改进文风会风,已成为基层干部的共同期盼。然而记者调研发现,一些地区和部门“以会议落实文件”的现象近期有所反弹,把会开好就相当于把工作干好,至于各项工作后续落实鲜有问津。

不少会议为了显示其重要性,花费大量精力在形式上“作秀”,资料做得扎实,图文并茂,多媒体齐上,会议开得热热闹闹,开完会之后便“完事大吉”。还有不少会议组织者为显示会议重要性,扩大会议参加人员,提升参会人员规格,文山会海变着花样“重出江湖”。

甘肃一位基层干部无奈地表示,为了开好会,有的文件和讲话是闭门造车写出来的,或是比照上级文件和领导讲话套出来的,根本没有多少实际内容,更谈不上会后落实了。这种形式大于内容的会议,占用了干部大量时间和精力,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工作有序开展。

不可否认,开会是开展工作的一种重要手段。但关健是会议怎么开,如何提高开会的实效?对于一些重要工作,开会进行安排部署实属必要。然而,落实工作决不能仅仅是开会,开会也不应该成为转移问题的方式方法。开完会之后,更要强化执行,腾出时间来多办实事,真正把会议精神落到实际工作中。

开完会没“下文”现象,从另一个侧面也反映出干部心中没底、无话可说、无事可议等问题。这表明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地方、部门、单位缺乏实干精神。会议开得多、实事干得少;安排部署多、贯彻落实少。这样的结果只会让决策部署在途中卡壳,始终抵达不了“最后一公里”,群众利益得不到保障甚至受到损害。

路不行不到,事不为不成。开会的目的,应是在会上讲出问题,而功夫应在会外。党员干部还是要从大兴调研之风做起,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心中有问题,开会就有导向,会而不议、议而不决的现象就会减少。

开会是一门学问。把该开的会议开好,不该开的坚决精简,由此方能推动干部作风切实转变,进一步革除“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的形式主义积弊。

——摘自内参选编第48期 记者白丽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