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开展廉政风险防控,保障各岗位廉洁、规范、有序,杜绝重点领域和岗位腐败的发生,市农科院多举措加强廉政风险防控,确保各部门和各岗位权力公开阳光运行。
一是多分解部署。召开党组会,专题研究部署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制定《宿州市农科院廉政风险防控工作方案》,统一思想、提高认识、明确任务、责任到岗到人。领导班子和部门负责人切实履行“一岗双责”,按照“谁有风险谁防,谁是领导谁控”的要求,带头抓好自身和分管范围内的廉政风险防控,并将防控责任层层分解落实到各项工作、各个环节和各个岗位,确保预防腐败各项要求落实到实处。
二是多环节排查。各部门紧密结合工作实际,重点围绕专项资金使用、工程招投标、工程验收、财务管理等容易发生问题、诱发腐败的环节,从思想作风、岗位职责、制度机制、业务流程等方面,准确排查岗位廉政风险点。干部职工结合岗位实际,查找自身岗位廉政风险点,制定对应的防范措施,及时化解廉政风险,并按照风险发生的机率大小或可能造成的危险程度,评估廉政风险等级。
三是多渠道监测。通过日常排查、述职述廉、网络舆情、信访举报等多种渠道,加强权力运行过程中风险信息的收集、分析和处理,及时发现工作中存在的漏洞和薄弱环节,并采取相应预防措施。
四是多层次预警。坚持“三个在先”:对部门负责人定期进行廉政谈话,要求在先;对重点岗位人员定期廉政谈话,预防在先;对可能出现违规违纪行为的人及时廉政谈话,警示在先。
五是多成效渐显。院党组把廉政风险防控工作列入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考核内容,把开展廉政风险防控工作与加强党支部建设、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以及人员评先、评优结合起来,增强了职工责任感、使命感和自觉性。通过排查廉政风险点,使重点岗位关键人员进一步明晰了自身岗位职责,认识到身处重点岗位风险性,切实增强廉政意识、责任意识和自律意识。通过廉政谈话,使相关人员及时接种“免疫疫苗”,进一步提高廉政风险意识,并做到居安思危、警钟长鸣。
(市农科院办公室 葛雅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