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农业科学院欢迎您!
“五类干部”折射基层庸政懒政新特点

作者:nky   发布时间:2018-12-28 11:26:45   您是第0位浏览者 字体大小:【     】 打印

随着中央八项规定精神的深入贯彻和反腐败工作的持续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成效卓著,群众满意度不断攀升。然而,记者调研发现,基层干部庸政懒政有了新特点,“推手式”“摆拍式”“二传手”“造假师“等上岸”干部频现,他们只想当官、不想干事,只想揽权、不想担责,只想出彩、不想出力,满足于当“和事佬”、做“太平官”。

湖南省郴州市苏仙区纪委副书记曹立林介绍,今年下半年,苏仙区纪委监委和区委党校曾在区委党校主体班学员、部分区直机关、所辖8个乡镇发放(基层干部庸政懒政调查问卷),参与调查人员共336人,其中科级干部102人、一般干部183人、村支“两委”成员51人。32.3%的被调查者认为当前基层干部庸政懒政现象比较严重。

表现一:“推手式”干部,办法总比困难多,最好的办法就是拖。不少区直机关和乡镇干部善用太极“推手”之法,对待本职工作“你推来我让去”。他们“击鼓传花式”地把工作和责任一推了之,还自诩“不求名利、佛系人生”。

“群众反映最为强烈的就是这类‘推手式’干部,丁点小事今天推明天、明天拖后天,理由层出不穷,脸好看,事就是不办。”苏仙区委党校副校长周丽萍说,如若任其发展下去,不仅会耽误工作落实,还会引发“鞭打快牛”等问题,让实干者寒心,破坏基层政治生态。

表现二:“摆拍式”干部,事必躬亲,撸起袖子不干活。记者调研发现,有些干部从表面看,袖子撸起来了,身子也扑下去了,开过会、讲过话、发过文、批过示,就算干完工作了。看似每个流程都有,实际只是一种假作为。

苏仙区委党校教研室副主任邝贤哲认为,“摆拍式”干部的投机性表演体现在这些干部在重要场合从不轻易缺席,在所有关健节点从不忘刷存在感。对外,他们每到一处必然煞有介事,拍照为证;对内,他们日复一日循规蹈矩地开会、讲话、批示,看上去比谁都要忙碌尽职。

“短时间内,这种表演给他们贴上了亲民、实干的标签,但老百姓的眼睛是雪亮的,对这类干部的厌恶和反感,甚至会波及其他无辜干部,严重挫伤干群关系,损害党和政府形象。”邝贤哲说。

表现三:“二传手”干部,决策推给上级,责任推给下级。一些干部看起来事事经手、工作繁忙,对上级安排的工作却不思考、不研究,通过“以会议贯彻会议、以文件落实文件”推给下级;对应由本部门或本人决策的事情不承担责任,而是推给上级或集体,美其名曰“让领导拍板,让集体决策”。

“二传手”干部在区直机关较为突出,令不少下级机构和乡镇叫苦不迭。”曹立林说,“二传手”干部有4个绝招:有任务,布置一下;有会议,传达一下;有事情,上报一下;有问题,推脱一下。若有质疑,他们就搬出“分级负责”“责任到人”“属地管理”作为挡箭牌,这些干部“只考虑把球快速传出去,却不在乎球能否传到位”。

一名乡镇干部称,自己曾接到上级单位通如,要求对镇里持有残疾证的人员进行核定。“本来是区残联应该做的事情,却甩给我们乡镇。一没给我们具体核定标准,二没给我们配专业鉴定人员,表是收上去了,但基本上是无效劳动,导致人力物力空耗。”

表现四:“造假师”干部,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周丽萍介绍,她在调研中发现,乡镇迎接各级考核评比检查名目众多,且都要体现痕迹管理。在这种情况下,“造假师”干部应运而生。为了让面上的工作过得去,一些基层干部无心干实事,绞尽脑汁做假资料、写假政绩,忙于制造各种假痕迹。有些善于作假的基层干部还洋洋自得,扬言“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

一名乡镇干部告诉记者,他所在的乡镇为了应付上级检查,就发生过一天在一个会场频繁变换会议名称和标语、标示,多次拍照留存的情况。”有的会是当天开了,有的会当天并没有开,但为了应付检查,只能造假。

表现五:“等上岸”干部,规避风险,坐等安享人生。苏仙区所辖8个乡镇共有工作人员469名(含外借人员),30岁以下只占22.6%,45岁以上占到了41.9%。老龄化最为严重的白露塘镇,30岁以下人员只有9.6%、45岁以上人员超过50%。老龄化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不少干部不愿想事干事,消极度日,等待退休。

五里牌镇一名干部表示,这类干部在乡镇普遍存在,尤其是乡镇党政副职面对工作繁重、问责压力大且升迁无望的时候,大多想着进城或坐等退休、退二线。

这名干部说,现在最受欢迎的岗位是区直单位尤其是妇联、工会等群团组织的党政副职,主任科员、副主任科员等非领导职务成了“香饽饽”。他说,如果不是30年工龄能退休但只能拿原工资的80%,很多人都会选择退休。

“基层干部的庸政懒政本质上就是不作为,不仅危害干群关系,更破坏了基层政治生态,亟待引起重视。”周丽说。

 

——摘自内参选编第48期 记者陈文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