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农业科学院欢迎您!
2012年宿州综合试验站8月份大豆生产及市场监测报告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9-04 09:23:45   您是第0位浏览者 字体大小:【     】 打印

 

一、报告日期:2012年8月31日

二、报告时段:7月20日~8月30日

三、服务区域:濉溪县、埇桥区、灵璧县、泗县、砀山县

四、大豆生产情况:

1. 气象状况

(1)气温、降水、土壤墒情等以及与常年的比较  7月中旬至8月上旬每旬平均气温均比常年偏高,月平均气温比常年高1.3℃,总降水量比常年减少68.6-117.4㎜,对大豆的花期生长极为不利;8月中旬至月底雨水充足、气温正常,大豆生长旺盛。

(2)气象状况对大豆生产的影响

7月20日-8月7日,服务区以晴到多云天气为主,有降雨但无有效降雨。根据8月10日对我区的沙土、两合同、淤土等不同土壤类型多点进行监测,其土壤含水量监测数据为:1、沙土0-20cm耕层相对含水量平均为63.25%,20-40cm土壤含相对含水量为77.12%。2、两合土0-20cm耕层相对含水量为33.19%,20-40cm土壤含相对含水量为49.14%。3、淤土0-20cm耕层相对含水量为45.13%,20-40cm土壤含相对含水量为61.03%。耕层土壤0-20cm耕层相对含水量平均为47.19%,20-40cm相对含水量为62.43%,沙土土壤墒情基本能满足大豆生长需要,淤土、两合土土壤墒情较差,均不同程度表现出旱情。土壤含水量低于大豆花荚期适宜含水量,不利于作物生长(作物适宜土壤相对含水量:大豆花荚期75%~85%)。

8月8日-8月30日,服务区出现两次降雨过程,加之人工增雨作业,8月8日-8月10日各县累计降雨15-30㎜,8月20日-8月25日降雨量18-22㎜,服务区除砀山少数乡镇外,旱情基本解除,大豆生长旺盛,长势较好。

(3)应对不利气象因素的技术措施  目前大豆处花荚期,如果肥水供应不足,势必影响作物的产量,旱情较重的田块要及时灌水,每亩大豆田灌水20方左右。另外,应加强田间管理,增强防御不利因素的能力。

2. 本月大豆农事

中耕除草、花期追肥、防治病虫害

防治豆天蛾、造桥虫、红蜘蛛、大豆食心虫、豆荚螟、蛴螬等虫害和防治花叶病毒病、炭疽病、霜霉病、灰斑病、根腐病等病害。

3. 大豆长势

8月上旬前,我区旱情淤土、两合土重于沙土,晚播的大豆植株矮小,中午至下午叶片已有明显的萎蔫现象;8月中旬以来,大豆正处于花荚期,较常年偏晚;旱情解除,我区大豆长势较好。

五、技术措施与生产建议

开花结荚期主要争取花多、花早、花齐,防止花荚脱落。增花、增荚,这是此期管理中心任务。要看苗管理,保控结合。

1、在大豆结荚期亩追施尿素10-15千克,同时喷施叶面肥,每亩用0.2%磷酸二氢钾或0.6千克尿素溶于30千克水中叶面喷施。为节省劳力,可以结合病虫防治进行。

2、加强大豆田间管理工作,及时中耕除草,增施肥料,同时密切注意病虫发生动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防治。病虫害综合防治应综合利用农业、物理、生物防治、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等措施,对大豆灰霉病、豆天蛾、造桥虫等进行防治。
病害防治: 

(1)霜霉病:发病初期用50%福美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700倍液喷雾,7—10天一次,连喷2—3次。
   (2)灰斑病、根腐病:发病初期用50%多菌灵、甲基托布津1000倍液喷雾。7天一次,连喷2次。 
虫害防治:
   (1)红蜘蛛:用20%达螨灵1500倍或1.8%阿维菌素3000倍液喷雾。
   (2)棉铃虫、甜菜夜蛾:卵孵化盛期用BT乳剂200倍液喷雾,防治低龄幼虫。当棉铃虫百株卵量达20—30粒并有50%卵发黑时,用菊酯类乳油2000倍液喷雾,7天一次,连喷3次。
   (3)豆天蛾:在幼虫1—3龄期,百株幼虫10头时,用4.5%高效氯氰菊酯2000—3000倍喷雾防治。
   (4)大豆造桥虫:在幼虫3龄前,百株有幼虫20头时,用5%脒啶虫16克加30—50毫升高效氯氰菊酯兑水30公斤喷雾防治。
  2、加强大豆田间管理工作,及时中耕除草,增施肥料,同时要密切注意病虫发生动态,及时采取相应措施予以防治。

六、大豆市场情况

近期由于青黄不接,大豆较少,市场价格增长幅度较大,优质豆收购价5200-5600元/ 吨,出库价5700元/ 吨,但成交量较少;随着市场供应量减少,预计大豆价格仍会继续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