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农业科学院欢迎您!
皖豆701

作者:nky   发布时间:2017-08-17 17:10:38   您是第0位浏览者 字体大小:【     】 打印

 

皖豆701_副本.jpg

 

大豆皖豆701系宿州市农业科学院于2016年选育而成的大豆品种,亲本来源为中豆20/中黄13。2016年通过安徽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审定编号为皖豆2016008

一、特征特性:

有限结荚习性,白花、灰茸毛,椭圆形叶片。籽粒椭圆、黄色、褐脐,成熟时全落叶,不裂荚,抗倒伏。2013年、2014年两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株高60.9厘米、底荚高度17.0厘米、有效分枝1.4个、单株荚数33.0个、单株粒数61.9粒、百粒重22.0克。全生育期102天左右,比对照品种(中黄13)晚熟1天。

二、抗性表现:经国家大豆改良中心(南京)抗性鉴定,2013年对大豆花叶病毒流行株系SC3表现高抗(病情指数9%)、SC7表现中抗(病情指数47%);2014年对SC3表现中抗(病情指数50%)、SC7表现感病(病情指数63%)。

三、品质表现:经农业部大豆及大豆制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2013年粗蛋白(干基)42.58%,粗脂肪(干基)19.64%;2014年粗蛋白(干基)40.42%,粗脂肪(干基)20.94%。

四、产量表现:

在一般栽培条件下,2013年区域试验亩产189.72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4.15%(极显著);2014年区域试验亩产170.94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89%(极显著)。2015年生产试验亩产186.14公斤,较对照品种增产7.52%。

五、栽培技术:

要点:1.实行机械播种,保证一播齐苗。亩留苗1.5-1.6万株。播期6月10日-20日。2.播种时以10公斤三元复合肥作底肥,苗期至开花前注意防治蚜虫和叶面害虫。结荚前期注意防治豆荚螟和食心虫。花荚期结合防病防虫叶面喷施微肥。3.注意中耕除草,注意及时排水。4.适时收获,注意防潮变质。

六、推广区域:

江淮丘陵区和淮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