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李朝辉副市长率农科院领导专家访问中国农业科学院
2015年4月29日,宿州市人民政府李朝辉副市长、宿州市农业科学院何秀玲书记、李猛副院长及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宿州综合试验站沈维良站长到访中国农业科学院,就共建试验示范基地、联合实施粮食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与示范项目、开展农业科技培训、共同探索新常态下农业科技推广机制等问题,分别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陈萌山书记,院科技成果转化局袁龙江局长及作物科学研究所领导、专家交流,并初步达成共识。
4月29日上午,李朝辉副市长一行在作物科学研究所与万建民所长、张保明书记、王述民副所长及小麦、玉米、大豆专家进行了座谈。万建民所长、何秀玲书记、李朝辉副市长分别介绍了作物科学研究所、宿州市农科院和宿州市农业的基本情况。李副市长还提出了以下合作愿望:
1、希望作物科学研究所在宿州市建立综合试验站,开展作物品种选育和示范。
2、希望在宿州建立综合技术试验示范基地,重点开展农机农艺深度融合技术的研究与示范,满足新型经营主体的技术需求。
3、在宿州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利用作物科学研究所的优质人力资源带动宿州现代农业的发展。
4、在宿州建立农业科研成果转化和知识产权区域性交易平台。
5、合作开展新型农民和农业技术人员的培训。
万建民所长对李朝辉副市长提出的合作愿望做出积极回应:
1、支持建立作物科学研究所宿州综合试验站,建议与宿州市农科院合作开展试验站建设和小麦、玉米、大豆三大作物育种研究。
2、在宿州市开展小麦、玉米、大豆三大农作物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生产模式研究和示范,本年度举办大豆技术研究与示范现场会,届时将邀请农业部及农科院领导亲临现场会,请宿州市政府给予支持。
3、作物科学研究所愿意积极参与宿州市新型农民、农业技术人员培训。
4、与中国农业科学院主管部门汇报,商谈建立博士(后)工作站和成果转化平台等事宜。
作物科学研究所张保明书记从三个方面对此次座谈进行了总结。张书记指出,宿州市与作物科学研究所的合作是强强联合,作物科学研究所拥有全国一流的科研资源,宿州市耕地面积大、人口多、人均耕地面积大,农业生产水平高;二、双方的合作基础好。宿州市位于黄淮海大豆主产区腹地,是我所著名大豆品种中黄13的种植、繁殖和营销基地之一,与我院大豆研究团队有长期、密切的合作关系。2010年,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在宿州市农业科学院建立综合试验站,使双方合作的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三、双方需求不谋而合,目标一致。张书记表示,希望宿州市政府支持工作,争取为农业科技进步做好服务。
在院科技成果转化局,李朝辉副市长一行与袁龙江局长及相关处室负责人进行了座谈。袁龙江局长指出,开展院地科技合作,要调动各方的积极性,使科技服务工作成为地方政府解决“三农”问题的抓手。袁龙江局长介绍了中国农业科学院与德州市开展科技合作的做法,建议在宿州的农业科技研发和示范工作要由中国农业科学院、安徽省农业科学院、安徽农业大学、宿州市农业科学院等合作进行,共建核心示范区,实现资源共享。他希望宿州市提出技术需求,由院科技成果转化局协调中国农业科学院相关研究所,开展协同攻关,分阶段解决宿州市现代农业发展中的关键、重点技术难题。近期组织相关单位领导专家去宿州考察,具体落实合作项目和实施方案。关于宿州市和中国农业科学院签订框架性协议问题,他建议双方做出实质性工作后再做考虑。
4月29日下午,中国农业科学院党组陈萌山书记接见了李朝辉副市长一行。李朝辉副市长介绍了宿州市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区和农村改革试验区的情况,提出了合作意向。陈萌山书记对宿州市领导来中国农科院洽谈合作事宜表示热烈欢迎。陈书记指出,我国农业正在经历从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重大转变,农业科研目标、定位要紧密围绕实际生产需求,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常态。中国农业科学院愿从技术支撑和决策支撑两个方面为宿州市“两区”建设做出贡献。他希望双方围绕农业部“一控二减三基本”的总体目标,以大豆绿色增产增效技术集成模式研究示范工作为切入点,深入探讨新常态下农业科研、推广力量有效组合的方式和机制,推动农业科技体制创新和现代农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