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农业科学院欢迎您!
共产党人也要讲包容

作者:   发布时间:2012-05-30 15:43:55   您是第0位浏览者 字体大小:【     】 打印

长期以来,对于共产党人来说,讲斗争的多,讲包容的少。似乎一谈包容,就与我们党的性质不相吻合,就显得不那么理直气壮、不那么旗帜鲜明。随着社会的开放与进步,现实与以往已有了很大的不同。在世情、国情、党情发生深刻变化的今天,谈共产党员的修养,包容是绕不开的话题。

包容是指心胸宽阔有气量,能容人容事,不斤斤计较;是一种美德、一种境界,是衡量一个政党政治智慧的重要因素、考量一个人道德修养的重要指标。其实包容就是中国文化的优秀传统。“和而不同”讲的是包容,“厚德载物”讲的也是包容。纵观古今,成就大事者无不具有包容天下的胸怀,无不善于在不同中谋和、在存异中聚力。在我们党的历史上,既能容忍异己、又能接受异见的事例也不鲜见。1949年北平和平解放,傅作义见毛泽东的第一句话就是“我有罪!”毛泽东同志微笑道:“谢谢你,北平和平解放是最好的解决方式,你为人民做了件大好事。”毛泽东同志正是以海纳百川的胸襟,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包括他的敌人,带领全国人民赢得了新中国的诞生。

包容是一个政党巩固执政地位不可或缺的政治品格。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是一个广泛包容性的政党,这种广泛包容性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我们的基本政治制度——民主区域政治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我们的文化方针——“百花齐放、百家争鸣”,都体现了包容性。我们党能够历经90多年沧桑巨变仍保持旺盛的生命力,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广泛的包容性。

包容也是代表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共产党人必备的道德修养。我们的党有包容的胸襟,作为每一个共产党员尤其是党员领导干部,也要有尊重差异、包容多样的气度,不仅要比群众思想上更解放,政治上更坚定,业务上更精通,还要比群众更能包容缺点、接受别人的批评,更能容得了异议、受得了曲解。如果这些能够成为党员的道德自觉,那么他就是一个坦荡的人,一个高尚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我们一向强调“爱憎分明的立场”,但这同包容并不矛盾。爱憎分明,是对党员党性的基本考量,是立场问题、原则问题。而包容于政党是政治智慧,于党员是党性修养。在原则问题上,必须立场坚定,而在思维方式和处理问题的方法上,应有包容的胸怀、包容的心态。

包容不是纵容,而是与人为善、和谐共事。当然,包容是有原则的,没有底线的包容是精神的失守;包容也不是软弱,它是豁达和涵养,是从容和自信,是在平等基础上的理解和尊重。

21世纪是“包容性发展”的世纪,中国共产党要带领各族人民实现民族复兴,就必须在多元化、多样性的社会中“求同存异、包容共济”。每一位党员也要学习包容的智慧、加强包容的修养。这是时代发展的趋势、是社会进步的要求,也是新时期共产党员先进性的应有之义。

(作者:温红彦    来源:人民日报党建周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