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6月27日,玉米产业技术体系黄淮海岗位专家石洁团队在田间调查时发现河北省局部地区二点委夜蛾发生严重,28日电话通知黄淮海各试验站核查二点委夜蛾发生情况,30日根据回馈信息对相关试验站发出协同调查邮件,7月3日所有数据返回。本次调查涉及河北、山东、河南、安徽、江苏的12个地市的58个示范区县174个村镇的522块田(潍坊发生轻微,未进行统计)。7月30日,本团队成员赶赴河北重发区域调查,截止到7月3日,共调查了15个县的发生情况。主要结果汇报如下:
一、发生情况
本年度二点委夜蛾的发生呈现新的特点,主要为:
1. 黄淮海普遍发生,局部被害严重。
主要发生区域在河北省的中南部及东南部、山东省的西北部、江苏省的北部、河南省北部,其中河北中南部和山东交界地区的邯郸、衡水、德州最为严重。其中河北省的定兴、河南省的西平县和叶县、安徽省的蒙城县、山东的潍坊市未见二点委夜蛾为害。试验站示范县调查被害最严重为河北省衡水市景县的降河流镇彭楼村,平均被害率31.3%,虫口密度最大的为河南省新乡市温县的温泉镇刘门庄和夏邑县的王集周楼,平均为18.1头/m2。在河北省重点发生区域随机调查,发生较重区域为赞皇、元氏、赵县、鸡泽、南和等县。田间调查发生最重的地点为赞皇县寨里村,平均被害率为58.7%,最高82%;虫口密度平均39.2头/m2,最高52.7头/m2。
2. 虫口密度不高,玉米植株被害严重。
在发生为害的162个村镇中,有90.7%的点的平均虫口密度在5头/m2以下,其中64.8%的点虫口密度在1头/m2以下,在往年的调查和研究中均不能造成危害,但本年度有84.6%的点发现被害株,被害率在5-10%间的点为14.8%,有5.5%的点被害率在10-20%,被害率在20%以上的点有3地。见表2。鹤壁市淇县的西岗镇方寨村,虫口密度2.2头/m2,被害株率15.0%;衡水景县的杜桥镇树德屯,虫口密度1.4头/m2,被害株率11.3%。
表1 田间虫口密度
虫口密度头/m2 | 0 | 0.1-1.0 | 1.1-3.0 | 3.1-5.0 | 5.1-10.0 | 10.1-20.0 |
点数 | 28 | 77 | 30 | 12 | 7 | 8 |
占比% | 17.28 | 47.53 | 18.52 | 7.41 | 4.32 | 4.94 |
表2 植株被害株率
被害株株/百株 | 0 | 0.1-1.0 | 1.1-5.0 | 5.1-10.0 | 10.1-20.0 | 20.1-35.0 |
点数 | 25 | 52 | 49 | 24 | 9 | 3 |
占比% | 15.43 | 32.10 | 30.25 | 14.81 | 5.56 | 1.85 |
3、播种早的比播种晚的地块被害轻,但7叶也能被害。
本年度由于黄淮海播种普遍早1周以上,目前大部分地块叶龄在4-5叶,部分地区在7叶期,往年5叶后少见被害株,即使被害也多为取食少量气生根,本年度7叶植株还被钻蛀,根被咬断导致植株倒伏枯死。播种早的地块被害率普遍低于播种晚的地块,见表3。
表3 玉米不同生育期被害株率比较
地点 | 7-8叶 | 4-5叶 |
石家庄市隆尧县尹村镇 | 18.0 | 33.0 |
邢台市南和县西刘庄村 | 7.0 | 19.0 |
邯郸市肥乡县东漳堡乡 | 3.0 | 12.0 |
4、播后苗前田间喷杀虫剂的地块和灭茬田发生轻,露出播种沟的地块虫口密度并未减少,但是被害显著轻。
在邢台市新和县调查发现,播后苗前喷杀虫剂的地块和灭茬田块均未见被害株,相邻未处理田地块被害率为19.1%,虫口密度分别为0、0和8.3头/m2。在赞皇县露出播种沟的地块虫口密度和相邻的未处理田块相当,但被害株率分别为82.0%和28.0%,被害明显较轻。
5、局部地区和粘虫混发。
部分地区和粘虫、甜菜夜蛾混发,加重了植株被害程度。
二、防治方案
由于虫龄较大,耐药性增强,同时为避免和除草剂互作产生药害,建议采用以下防治措施并兼治粘虫:
1、喷雾。使用5%甲维盐水分散粒剂2000倍液喷雾。施药要点:水量充足,一般每亩地用水量为30公斤(两桶水),对准玉米茎基部及周围粗喷,达到灌根效果。
2、喷雾。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2.5%功夫菊酯水乳剂或乳油2000倍液对玉米茎基部及周围粗喷,每亩地用水量为30公斤(两桶水)。
较小田块也可采用围棵撒施毒土的方法:
3、撒毒土。使用5%毒死蜱颗粒剂每亩2-3公斤拌细土10-15公斤,撒在玉米茎基部周围。
玉米产业技术体系病虫害防控研究室石洁 王振营
试验站:漯河、新乡、鹤壁、宿州、江苏、石家庄、邯郸、衡水、德州、莱州、潍坊、济宁、聊城等团队
2014年7月4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