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州市农业科学院欢迎您!
2013年7月大豆生产及市场动态监测报告

作者:   发布时间:2013-08-16 08:59:38   您是第0位浏览者 字体大小:【     】 打印

一、重要信息

(一)2013年玉米临时收储政策出台,收储价格继续提升

7月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了新作玉米临储收购价格的通知,2013年生产的玉米(国标三等)临时收储价格为:内蒙古、辽宁1.13元/斤,吉林1.12元/斤,黑龙江1.11元/斤,均比2012年提高0.06元/斤。收购价格的出台明显抬高了玉米价格运行的底部空间。同时,今年政策公布的时间明显早于往年,在旧作玉米年度公布新的玉米临储价格,将消除传统新作收获至保护价启动的时间内玉米的惯性下跌,使得后市玉米整体延续振荡上行走势。
  本室认为,2013年玉米临时收储政策的出台提振了玉米种植农户的生产热情,中期田间管理工作或有所加强,将为本年度玉米增产奠定基础。同时,玉米临储收购价格的提前公布,也使得市场对于后市玉米价格的上涨有了更加清晰的预期。但是,国家对玉米作物进行政策支持的倾向性也表明了政府将有效推进国内玉米生产的战略想法,这在很大程度上会成为影响下一年度农户选择种植作物的重要因素,从而影响大豆的种植面积。
  (二)近期东北部分地区遭遇洪涝灾害,大豆作物生长受到影响
  7月份全国大豆产区降水量超出正常水平3成以上,6月份为正常水平的89%。除安徽和河南降水量偏少(为正常水平的8-9成),其余产区均明显高于正常水平,其中,辽宁超出正常水平1倍以上,黑龙江、内蒙古和吉林也超出正常水平5-7成。7月份全国大豆产区平均气温较正常水平偏高0.6度,6月份也偏高0.6度。除河北略微偏低0.4度外,其余产区气温均高于正常水平,其中,安徽和河南分别偏高1.8度和1.5度,辽宁、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均偏高0.2-0.3度。
  监测显示,6月份以来东北大部分地区气温接近常年,墒情也较适宜,整体状况有利于大豆等作物生长,目前大豆总体长势情况良好,大部分处于开花后期和结荚期。但近期,哈尔滨、黑河、北安、嫩江、鸡西、牡丹江多地连续降雨,局部甚至出现强降雨,致使各地遭遇不同程度洪涝灾害,根腐病、菌核病等病害也因雨水浸润而发生。为此,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东北区域专家组和农业部大豆专家指导组联合发布了“2013年东北地区大豆中期田间管理技术指导意见”,从排水抗涝、喷施叶肥、适时化控、防治病虫害、人工防雹五个方面对大豆中期田间管理工作做出技术指导。
  (三)进口大豆到港量激增,国内豆油价格仍维持弱势
  海关公布的6月份大豆进口数据显示,中国6月份实际进口大豆693万吨,远高于5月份的510万吨,增长幅度高达35.9%。但1-6月份,中国合计进口大豆2749万吨,较去年同期下降5.4%。受南美港口拥堵延迟进口影响,国内大豆进口量在3-5月份均不及市场预期,市场普遍预计,积压的船期将于6-8月份集中到港,6月份国内大豆进口量激增是前期船期推迟的集中反映。7月份国内进口量突破700万吨整数关口,达到720万吨。随着进口大豆数量的激增,7月底国内港口大豆库存已经攀升至600万吨。
  然而,进口大豆数量的快速增加及库存量的攀升却给国内油脂市场带来了更大压力。4月份国内港口大豆库存一度跌至346.3万吨,压榨原料的短期导致沿海油厂纷纷降低开工率,国内豆粕现货价格一度大幅上涨。但由于国内豆油商业库存持续维持在100万吨以上规模,豆油价格仍呈现一路下滑走势。在经历数月的去库存化过程后,国内豆油库存仍处于高位,目前豆油价格仍维持弱势。豆油价格持续走低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是油厂挺粕压油。近期,受全国猪肉价格涨速加快和饲料企业库存补充需求的共同影响,国内豆粕现货价格高企,油厂的豆粕销售利润较高。为保证豆粕销售数量,油厂只能不断调低豆油售价,以便维持一定的开工率。随着国内进口大豆数量的增加,国内油厂开工率可能继续提升,这将进一步给豆油市场带来压力。
  (四)美国主产区天气良好,美豆丰产预期增加
  本月美国大豆产区天气整体良好,有利于大豆作物生长,加上今年美国大豆种植面积略有增加,市场对美豆丰产预期乐观。据美国农业部(USDA)每周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至7月26日当周,美豆生长优良率为63%,上周为64%,去年同期为29%;大豆开花率为65%,去年同期为87%,五年均值为74%。另据Doane咨询服务公司进行的实地考察结果显示,今年美国伊利诺斯州大豆单产比上年增长12%,达到44.3蒲式耳/英亩。而农作物预测机构Lanworth认为美国大豆产量前景取决于8月份期间的降雨以及温度,伊利诺斯州、衣阿华州、堪萨斯州、内布拉斯加州、明尼苏达州和北达科他州的大豆单产潜力仍有待观察。7月31日,Lanworth发布的报告显示,2013/14年度美国大豆产量预测数据为33.1亿蒲式耳,预计美国大豆平均单产为42.9蒲式耳/英亩。
  二、生产状况
  (一)国内生产状况
  目前黑龙江大豆总体长势情况良好,大部分地区大豆进入结荚鼓粒期,早期播种的大豆已经可以采摘。但因本月哈尔滨、黑河、北安、嫩江、鸡西、牡丹江等地出现连续降雨天气,局部甚至出现强降雨,致使各地遭遇不同程度洪涝灾害,可能给大豆生长带来不利影响。本月全国主要农区农业气象条件如下:
   东北、内蒙古:东北大部7月平均气温接近常年同期或偏高1~2℃,日照较充足,较好的光热条件减轻了春播推迟的不利影响,春播作物发育进程加快,吉林中西部、辽宁大部作物发育期基本接近常年,黑龙江大部、吉林东部偏晚3~7天。目前,农作物长势总体较好,86%的作物长势好于去年同期或持平。月内,东北大部降水量为100~250毫米,农田土壤墒情适宜,但东南部部分地区降水量达250~600毫米,导致部分农田土壤过湿,低洼农田出现积涝,不利于作物正常生长。
  西北、华北、黄淮:西北地区东部、华北、黄淮多降水天气,降水量普遍有100~250毫米,其中陕西中部、山西南部、河北南部、山东中北部大到暴雨日数达4~10天,降水量比常年同期偏多1~4倍,造成部分农田土壤过湿,低洼农田出现积涝;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南部、黄淮北部日照普遍不足160小时,较常年偏少2~5成。黄淮南部出现5~15天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不利于夏播作物正常生长,也易造成棉花落花落铃。
  江淮、江汉、江南、西南地区东部:大部地区7月以来持续高温少雨天气,江淮大部、江汉西部、江南、华南东北部和西南地区东北部等地出现10~20天日最高气温≥35℃的高温天气,江苏南部、浙江大部、湖南大部、江西东北部、重庆中部等地高温日数达21~31天。
  华南:7月,第6号强热带风暴“温比亚”、第7号台风“苏力”和第8号热带风暴“西马仑”先后登陆华南沿海,受其影响,华南大部降雨量普遍有100~250毫米,福建南部、广东南部、广西南部和海南大部降雨量达250~600毫米,降水利于增加塘库蓄水,但不利于成熟早稻适时收获。
  西南地区西部: 6月29日-7月2日、7月3-5日、7-11日以及15-19日四川盆地出现4次明显强降水天气过程,利于土壤增墒蓄墒和塘库蓄水,农业生产用水得到充分保障,加之大部地区热量条件较好,玉米、水稻等作物长势普遍较好;但由于降水时段集中、过程雨量大,致使部分农田和经济林果遭受洪涝灾害,同时适温高湿也致使稻瘟病等喜湿性病虫害发生发展。
  (二)国际生产状况
  巴西:据巴西农业分析机构AgRural称,如果天气条件正常,那么2013/14年度巴西大豆产量可能增长9%,达到创纪录的8910万吨。AgRural在第一次新豆产量预测报告中称,初步迹象显示大豆播种面积将增长6%,达到2950万公顷。该机构称,种植面积增幅最大的地区将集中在马托格罗索州,即巴西最大的大豆产区,增幅可能达到59.2万公顷。今年马托格罗索州的大豆播种面积为780万公顷。另外,南里奥格兰德州和帕拉纳州的大豆播种面积同样会提高,当地农户将会夏季玉米耕地转播上大豆,而提高二季玉米播种面积。另外一家巴西分析机构Safras预计2013/14年度大豆产量为88.17万吨,比上年增长7%。
  阿根廷:据美国农业部发布的7月份供需报告显示,因收获面积数据调低,2012/13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预测数据略微下调。美国农业部预计2012/13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为5020万吨,比上月的预测下调了80万吨。根据阿根廷政府的数据,美国农业部本月将2012/13年度阿根廷大豆收获面积数据从上月的1935万公顷下调到了1890万公顷。美国农业部还预计2013/14年度阿根廷大豆播种面积将会增长3%,达到1950万公顷,不过比早先的预期下调了50万公顷。因而2013/14年度阿根廷大豆产量预计为5350万吨,相比之下,早先的预测为5450万吨。阿根廷农业部近日也将今年大豆产量预测数据下调到了4900万吨,相比之下,早先的预测为5020万吨,上年为4010万吨。
  美国:据USDA每周作物生长报告显示,截至7月26日当周,美豆生长优良率为63%,上周为64%,去年同期为29%;大豆开花率为65%,去年同期为87%,五年均值为74%。另据7月USDA供需报告显示,美国2013/14年度大豆种植面积预估为7770万英亩。美国2012/13年度大豆种植面积预估为7720万英亩。大豆单产预估为每英亩44.5蒲式耳,与6月预估一致。根据美国Lanworth报告显示,13/14年度美豆产量预测数据下调0.05亿蒲至33.1亿蒲。
  三、市场状况
  (一)国内大豆购销情况
  受国际大豆市场价格走低、进口大豆到货量增加以及国内市场对国产大豆需求持续疲软等诸多因素影响,近期产区大豆市场价格承压。由于地域、品质及用途的不同,各地大豆价格差异较大,局部地区价格继续下降,但下降走势有所放慢。目前,主产区大豆剩余量较少,部分贸易商手中虽有一定存货,由于受市场传言国家将启动临储大豆拍卖,以及美豆价格延续下跌影响,观望情绪较为浓厚,出售意愿不强。油厂方面,加工利润处于持续亏损状态,且质量偏好大豆数量有限,因而一些油厂压价收购质量略差大豆,但采购量较少,市场整体仍延续购销清淡局面。
  (二)产区价格
   本月国产大豆价格总体保持稳定,但因美豆价格震荡下跌以及市场传言临储大豆拍卖,导致贸易商和油厂谨慎观望,市场基本有价无市。据监测,7月25日全国大豆收购价格指数为120.94,月环比下降0.75%,年同比增长8.58%(如图2)。2013年7月全国大豆收购价格指数明显高于2011、2012年同期水平(如图3)。另外,根据对黑龙江豆农销售价格的跟踪监测显示,2013年7月份豆农销售均价与6月底相比持平,7月7日黑龙江豆农销售均价为4600元/吨,明显高于2012年同期水平(如图4)。此外,国内主产区大豆价格保持稳定(如表2);国内主要港口大豆到货量继续增加,大豆分销价格承压(如表3);受美陈豆现货走势疲软及主产区天气良好影响,美豆价格延续下跌行情。

(三)进出口情况
据海关总署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6月中国进口大豆693万吨,较上月增长35.9%;1-6月共进口大豆2749万吨,较去年同期减少5.4%,7月进口大豆720万吨。

四、影响因素
  (一)政策因素
  7月4日,国家发改委发布新作玉米临储收购价格的通知,2013年生产的玉米(国标三等)临时收储价格为,内蒙古、辽宁1.13元/斤,吉林1.12元/斤,黑龙江1.11元/斤,均比2012年提高0.06元/斤。收购价格的出台明显抬高了玉米价格运行的底部空间。同时,今年政策公布的时间明显早于往年,在旧作玉米年度公布新的玉米临储价格,将消除传统新作收获至保护价启动的时间内玉米的惯性下跌,使得后市玉米整体延续振荡上行走势。
  7月16日,为进一步推进农机购置补贴规范管理、阳光操作、廉洁实施,农业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机购置补贴实施监督管理工作的意见》,要求各级农机化主管部门把落实好补贴政策作为重要的工作任务,与财政、纪检监察部门密切配合,实行常态化监管,以监管促规范、以监管促落实、以监管促廉政,确保党的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原原本本落到实处、补贴实惠不折不扣兑现到农民。
  7月23日,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和全国农技中心在辽宁沈阳召开北方农作物绿色防控现场会,全面动员和部署北方农作物绿色防控工作。会议要求,当前东北四省区要着力做好一代玉米螟和二化螟绿色防控工作,重点通过采用赤眼蜂生物防治技术,辅以理化诱杀成虫实现玉米螟防控的“全程绿色化”。
  7月25日,农业部发布《小麦、玉米、水稻三大粮食作物区域大配方与施肥建议(2013)》,提出了三大粮食作物的14个科学施肥大配方,指导化肥企业生产和农民使用。
  7月27日,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关于促进进出口稳定增长、调结构的若干意见”。其中提出了:调整出口法检费用和目录、加大出口退税支持力度、加快推进跨境贸易人民币结算、改善融资服务、扩大信用保险支持、完善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提高贸易便利化水平、完善多重贸易方式、支持民营外贸企业加快发展、更加重视开拓国际市场、积极扩大出口、调整和完善棉花储备政策等十二条意见。
  (二)国际供需
  《油世界》发布报告显示,今年三季度全球大豆出口可能下滑至 2090万吨,上年同期为2060万吨。主要是阿根廷大豆出口数据可能下调50-100万吨,因为阿根廷农户对出口关税以及汇率不满,可能继续囤货惜售。综合基本面消息看,三季度大豆出口可能减少,以及美豆生长良好,均对国际豆价形成利空。
  另据美国农业部(USDA)7月供需报告显示,美国2013/14年度大豆种植面积预估为7770万英亩。美国2012/13年度大豆种植面积预估为7720万英亩。大豆单产预估为每英亩44.5蒲式耳,与6月预估一致。2013/14年度美国大豆年末库存预估为2.95亿蒲式耳。另外,维持2012/13年度美国大豆年末库存预估为1.25亿蒲式耳不变,但高于市场预估的1.21亿蒲式耳。美国农业部还维持巴西2013/14年度大豆产量预估为8500万吨不变,阿根廷产量预估为5350万吨。较6月预估5450万吨下调100万吨。中国2013/2014年度进口6900万吨预估不变。
  (三)压榨利润
  本周(7月26日-8月1日),豆油、豆粕价格窄幅波动,油厂加工利润小幅下跌。进口大豆加工利润油厂盈利水平约115元/吨,较上周同期跌49元/吨;国产大豆加工利润盈利水平约-360元/吨,较上周同期跌39元/吨。
  (四)港存及海运费情况
  本周(7月26日-8月1日),港口大豆库存数量增加。根据监测,当前国内主要港口进口大豆库存约600万吨,较上周增加30万吨。本周国际粮船运费保持稳定。据监测,目前美湾至中国港口国际粮船运费为44美元/吨,较上周同期持平;巴西至中国港口国际粮船运费为42美元/吨,较上周同期持平。
   (五)国内经济形势
  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核算数据显示,上半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GDP)为24800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同比增长7.6%。与此同时,上半年我国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实际增长6.5%,比去年下降了3.1个百分点,意味着居民消费能力下降。
  人民银行决定,自7月20日起全面放开金融机构贷款利率管制,取消金融机构贷款利率0.7倍的下限,由金融机构根据商业原则自主确定贷款利率水平,这有利于加大对企业、居民的金融支持力度,优化金融资源配置。另外,针对当前经济下行压力仍然较大的现状,国务院常务会议从减小中小企业税负,推动贸易出口等多个方面稳定增长。
另据商务监测数据显示,近期受气温持续升高影响,肉类流通量减少,近期猪肉和鸡肉价格均出现明显上涨,其中生猪价格反弹较大,猪粮比重回6:1,养殖业亏损局面得到扭转。另外,7月30日发布的中经产业景气指数显示,二季度国内工业景气指数走势平稳,盈利状况有所改善。
  (六)国外经济形势
  美联储将在未来一段时间继续维持当前宽松的货币政策立场,当前美国失业率虽已降至7.6%,但美国总体就业形势仍旧严峻。因此即使失业率降至6.5%,也不会自动引发升息,需要在一段时间后才会升息。与此同时,黄金、原油价格连续上涨,大宗商品价格指数出现反弹,短期农产品期货走势或略强。另外,美联储宣布继续维持目标利率在接近零点的0%到0.25%不变,同时未对量化宽松货币政策进行调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