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
气候情况:本轮降温我市从17晚上开始,18-19日白天经历一次中雨过程,19日夜至20日出现寒潮冻雨天气,最低温度-5~-3℃,小麦叶片普遍出现冰凌现象。此次冻雨寒潮天气,对小麦返青起身期的苗情转化极为不利。目前全市小麦进入返青期,幼穗分化处在伸长期和二棱期。因此本轮强降温、降雪对宿州小麦生产的总体影响有利有弊,特别是对部分旺长地块影响较为明显。
当前苗情:根据2月21 日苗情监测,全市苗情总体较好,亩茎蘖数平均为104.05万,主茎叶龄平均6.54叶,次生根平均7.94条;全市一、二类苗合计占比为 86.4%,旺苗6.9%,三类苗6.7%。
二、对小麦生产的影响
有利因素。一是补充了土壤墒情。本轮寒潮为先降雪后降温,降雪有效地降低了降温对小麦的影响,并且补充了土壤墒情,尤其是对秸秆地表还田、旋耕播种地块,本轮降雪能够有效的沉实表层土壤、补充土壤墒情,为应对后期可能出现的春旱提供了较为充足的水分。二是提供了补充氮素肥料的有利时机。对于弱苗地块,本轮降雪后可以追施尿素,待后期气温回升后可尽快实现促若转壮的效果。三是有效地延缓了病虫害的发生。春季是宿州小麦病虫害的重发时期,本轮低温雨雪天气对白粉、茎基腐、纹枯和红蜘蛛、蚜虫等病虫害的发生能够起到有效地缓解作用,为后期的防治提供了时机,但也要谨防田间湿度大,后期升温后病害快速发生的情况。
不利因素 。一是可能会延缓小麦生育进程。本轮强降温幅度大、范围广,大部由前期的 20℃ 左右骤然降至零度左右,由于全市麦田大都已经进入返青阶段,因此本轮强降温会较往年同期推迟小麦生育期 5-7 天。二是部分地块麦苗新叶会遭受冻害。由于部分麦田已经进入返青期,并伴有新叶的发生,新叶抗冻性较差,不排除本轮强降温对新叶造成不同程度的冻害。
三、工作举措
1.积极开展调查研究,研判苗情。待气温回升后,尽快调研苗情,开展积极的分类技术指导,有控、有促,夯实夏粮丰收基础。
2.促弱转壮,补充养分。抓住土壤墒情改善的有利时机,尽快补充弱苗地块的养分,促若转壮。
3.后期管理技术方案。随着气温的回升,农田积雪会逐步融化,此时田间湿度增大,病害高发,因此,在日均气温回升至3℃以上时及时进行白粉病、纹枯病、茎基腐病等宿州地区常年多发的病害的防治。弱苗麦田应尽快追施尿素 10-15 公斤/亩,以促弱转壮。
宿州市农业科学院
2024年2月23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