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市小麦播种面积常年维持在720万亩左右,是小麦生产大市。种子是丰收的关键,为打造老百姓选种平台,让广大种植户看得见,选的准,在省市有关部门的支持和指导下,作为国家农作物品种展示评价基地的宿州市农科院,连续5年承办了安徽省小麦新品种展示评价。
一、2024年安徽省小麦新品种观摩评价会开展情况
展示田设置在宿州市农科院东区试验基地,参展品种为近3年通过国家审定(适宜区域含安徽省)和安徽省审定、引种备案的小麦品种83个,以及10个待审的苗头品种。2023年10月21日播种,播量25斤/亩,全程统一管理。
5月17日,全省各级农业部门、种子企业代表和种植大户共200余人共同观摩了参展品种的长势情况。统一管理下,各品种特征特性表现充分,各参展单位进行现场介绍,种业商务网等媒体全程直播,是新品种观摩会,也是新品种的擂台赛。现场的一位种子经销商说道:“我是来淘宝的,想来看看今年的品种哪些更抗赤霉病,广适性更强,产量更高。”一位来自山东的农业机械企业代表说道:“我是做农业机械的,来看看种植效果,我们的种子企业和农业机械也可以为种植户服务。”小麦新品种展示评价的覆盖范围和影响力越来越大。
5月24日,安徽省种子协会组织有关专家对2024年安徽省小麦展示品种进行综合评价,专家组认为展示田土地平整、肥力均匀,各品种长势长相正常,生长一致,特征特性表现充分。依据2023-2024年安徽省小麦新品种展示测产评价“推介品种”评选原则,针对安徽自育品种的田间表现进行了综合评价,其中15个品种田间表现较为突出。
二、本年度小麦丰收的有利因素
一是自2023年10月播种至4月中旬扬花期,宿州地区雨水一直比较充足,今年的小麦群体较去年更大,据统计93个参展品种中有81个亩穗数超过40万穗,占比超过87%,高于去年同期的79%,其中宿麦856等9个品种亩穗数超过50万穗。二是扬花期后雨水较少,小麦正常授粉,穗粒数发育与往年相当。三是田间锈病、赤霉病发生较轻,白粉病发病程度全在3级以下,基本为2级和不发生。
三、本年度小麦丰收的不利因素
主要是5月16日-20日连续高温,小麦灌浆受到影响,籽粒饱满度不足,千粒重较去年同期偏低。
四、主要建议
1.积极组织抢收。受干热风影响,预计今年小麦成熟期较往年提前2-3天,相关部门需积极组织收割机械,进行抢收,避免因收割不及时带来损失。
2.加强引导种植户做好品种选择。农技部门对种植户的种植技术培训需加强品种选择环节,建议种植户选择灌浆快,抗干热风能力强的品种。
3.加大力度开展农作物新品种展示评价。开展农作新品种展示评价可以推动高产、优质新品种的推广应用,同时也是看禾选种,助农增收的重要平台。收集更全面的品种参与展示,拓展更丰富的宣传渠道,扩大覆盖面和影响力,有助于促成种子繁育机构、种子经营企业、种植户三赢的局面。
供稿者:院小麦一所 朱利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