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部宿州玉米综合试验站
近期,我院玉米专家在国家玉米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指导下,先后对我市内外当前玉米生产状况进行了考察,通过座谈交流和田间实地考察,专家组在充分讨论的基础上对我市玉米生产现状进行了总结,针对现阶段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有针对性的管理意见。
一、当前生产现状
今年我市玉米生产遇到播种期干旱,苗期渍涝,拔节期大旱等不良生产气候,市委、市政府和各级政府全力抓抗旱播种, 及时应对旱涝急转等工作, 提出了得力的抗旱、排涝等措施,深入实施振兴计划和高产创建工作,大力推广测土配方施肥,示范控缓释肥和病虫害防治等轻简技术,目前玉米生产基本情况尚好,但受前期干旱及旱涝急转的影响,玉米播种期相差较大,大致分为三个时期,一期为雨前抗旱播种,目前苗情较好,大部分处于抽雄吐丝期;二期为6月28日雨前干籽抢播,目前苗情处于抽雄初期;三期为7月上、中旬雨后才播种,目前处于小喇叭口期。三期播种的玉米苗情均受近期连续干旱影响,出现生育期延迟现象。由于8月8日-8月10日我市大部分地区出现降雨过程,玉米旱情基本等到解除或缓解,对玉米生产较有利。从考察中发现,生产中主要存在密度不科学、追肥不及时或严重脱肥,病虫害防治没跟上等问题。
二、后期管理建议
针对我市当前玉米生产中存在的问题, 为确保今年玉米生产获得好收成, 特提出如下中后期管理意见,供领导决策参考。
(一)加强田间管理、突出肥水调控。
由于受前期干旱延迟生长的影响,肥水调控总体上应以促为主、旱灌涝排、不等不靠,抓紧当前雨后有利时期进行追肥。一期苗:对墒情不好的地块应及时进行灌溉,防止影响抽雄吐丝,造成雌雄不协调及后期形成花粒,对肥力水平较差的地块应根据墒情苗情及时追施粒肥,每亩追施尿素10-15公斤;二期苗:应抓住玉米大喇叭期这一肥水调控的关键时期,重施穗肥,一般每亩追施尿素15-20公斤,施肥时对墒情不好的地块要及时灌溉补墒;三期苗:以追施攻杆肥为主,一般亩施尿素10-20公斤,后期视情况适量追施花粒肥。部分田块管理松懈,留苗密度过大,建议大田生产每亩定苗密度不宜超过4500株。及时拔除簇生苗和弱小苗。特别应注意的是,对部分苗期受涝灾影响,后期又连续干旱未能有效追肥的三期苗,要积极进行有效技术指导,鼓励农民不要放弃,抓住目前土壤墒情较好的有利时机,及时重施氮肥,确保获得较好收成。
(二)及时病虫害防治。
虫害以防玉米蚜虫和玉米螟为主,病害以预防玉米叶斑类病害为主,兼治玉米南方锈病和纹枯病;加大玉米中后期病虫害的高速高效施药技术(热力烟雾机+热雾稳定剂)的推广力度。
(三)很抓完熟机收。
针对今年因气候因素影响而生育期延迟的现象,为保证完熟增产,一期玉米建议在9月30日后收获,二期三期尽量在10月10号左右收获,如果10月10号仍未达完熟标准的,可视天气情况适当延期收获或割晒进行后熟,总体原则是不影响下茬。进一步加强机械化收获的推广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