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维良:扎根基层科技助农
沈维良,市农业科学院大豆研究所所长,国家大豆产业技术体系宿州综合试验站站长,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大豆专业委员会委员。
1987年,沈维良主要从事农业科技研发及农业技术推广工作。1999年,沈维良被调整到大豆育种和高产栽培工作。2010年以来,他选育的大豆新品种皖宿01-15、皖宿5717、皖宿2156等先后通过省级审定,其中皖宿2156和皖宿1208两个新品种通过国家审定。一系列大豆新品种的逐步育成,填补了我市没有本地自育大豆品种的空白,加快了本区域大豆品种更新换代的进程。
沈维良团队所育成的新品种成果转化率高,尤其是国审大豆新品种皖宿1208,因其高产、优质、综合性状突出等特点,推广应用前景广阔,多家种子企业竞相购买该品种经营权,最终该品种经营权2019年被山东一家种业公司以100万元价格买断,创造了省大豆品种经营权转让价格的最高记录。
2016年4月底,沈维良体检时发现身患肺癌,手术治疗后只短短休息一段时间,便投入到大豆科研工作中,带领团队成员奔赴大江南北参加大豆科研的生产考察和学术交流活动,多次到三亚基地筛选高产、耐密植、抗倒伏、适宜机械化作业的大豆新品种,完善大豆全程机械化生产需要的农机具研发与优化机制,优化大豆精量播种、侧深施肥(药)、根瘤菌施用等核心技术。
身为育种科研工作者,他心系本区大豆学科发展,多次牵头举办高层次大豆产业技术研讨会。2015年,他牵头组织3次大豆学科会议,研究大豆增产增效技术。为促进本区域大豆学科发展,2016年3月25日,他牵头组织在我市召开“第八届黄淮海大豆育种协作网会议”,针对大豆育种基础理论和育种方法进行了讨论和研究,交流大豆育种材料,开展穿梭育种,进行异地多点鉴定和选育,合作承担国家和地方大豆育种和推广项目,以不断选育和推广高产、优质、多抗、广适大豆新品种,提升了我市大豆学科的发展水平。
——转自拂晓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