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由赵开兵院长带队,邀请大豆高产攻关专家组对我院扶贫村承担的农业部大豆绿色高效技术集成示范方,泗县大杨乡三时村种植的大豆进行现场实产验收。专家组由安徽省种子管理站、国家大豆品种评审委员会委员、研究员王安东组长带队,徐州市农科院、国家大豆综合试验站站长、研究员王宗标,济宁市农科院院长、国家大豆综合试验站站长、研究员李素真,市农委副主任、高级农艺师赵晓春,安徽省种子管理站、高级农艺师燕宁组成的专家组,实地考察了市农科院在三时村建立的2000亩大豆在农田的生长表现。考察组随机抽测了三时村村民时侠义的2.04亩大豆田,在该田块中随机选取三点,调查了群体密度、单株荚数、单株粒数、百粒重等相关产量构成因素。结果为:该块地每亩18518株,单株荚数44.4个,单株粒数87.7粒,百粒重16.6克,理论产量为269.59千克,按照90%折算,测试亩产242.63千克。现场实收实打,籽粒水分经检测仪实测,换算成标准水分后,平均亩产228.48公斤,创2016年全市大豆验收新高产。专家一致认为,田间大豆生长均衡一致,夹多夹齐,籽粒饱满,无病虫危害。市农委副主任赵晓春介绍,今年我市大豆生长季节遭苗期雨水多、后期长时间高温干旱等少有的天气因素影响,大豆减产已成定局,而市农科院在帮扶村创建的大豆绿色高效技术集成示范田产量超过400斤实属不易。
市农科院在三时村播种的夏大豆,实施了麦茬夏大豆免耕覆秸精量播种等绿色高效集成技术。该项技术不仅减少了用工及动力费用,降低种子用量,防止土壤板结,而且可以全面解决秸秆焚烧难题,实现大豆免耕、精播、覆秸,为农业增效、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探出了新路。
国家大豆产业体系岗位专家、安徽省农科院研究员黄志平,院大豆所所长、国家大豆产业体系试验站站长、研究员沈维良、科技管理科科长徐茂林以及泗县农技中心主任费玉连等一同前往示范基地测产。